用设计丰富人生——靳埭强



靳埭强个人简介:

靳埭强,1942年生于广东番禺,国际平面设计大师、靳埭强设计奖创办人、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,靳氏的作品在本地及海外获奖无数,他是首位设计师获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、首位华人名列世界平面设计师名人录,业内人亲切地称呼他为“靳叔”。



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。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,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。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特首铜紫荆勋章。他也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,该公司是香港一流的设计公司,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。他80年代初设计的中国银行的行徽至今仍然被视为典范。


中国银行标志设计


设计的机缘:

祖籍番禺的靳埭强选读设计是很偶然的缘分、无心插柳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靳叔从小就喜欢艺术,祖父是位设计师,在番禺做庭园设计,如泥塑、灰塑、浮雕、石山、壁画等。

随祖父在故乡生活十年,跟他画画、刻图章,对艺术的喜爱自此而起;后来到香港,与当裁缝的父亲伎俩,家贫辍学。15岁当上裁缝学徒,一做十年。

“我问自己,既然喜欢艺术,为何不当画家?于是就跑去跟伯父靳微天学了两年水彩、素描等基础功,那时也很苦,当裁缝工作时间长,只有星期日有半天假期,都用来上美术班,对艺术的兴趣,再一次被唤起;又嫌学得不够,于是跑去看画展,看到王无邪的展览,深深被打动。”

“王无邪在中大校外进修部策划的课程开班,大学课程是我造梦也不敢想象的,我在广州只念到初中二,但当时我只一心想报读王无邪的课程,也不管是教什么,是设计吗?机缘巧合,就学了设计。”


香港著名水墨画家十三人展在名古屋(1989)


机缘、偶遇,命运的安排,生得逢时,走过了设计的黄金年代,从无到有。


教育,是靳叔永不言休的使命。

在教育方面,靳叔数十年来,作育英才、薪火相传,不遗余力。开过设计学校「大一」、「正形」……

“我信奉设计的基准是求异不求同,所以每一个设计方案是不会一样的,我有自己总的方向,总的风格,但也是挖掘每个客户的文化,特质而成灵感源泉,反馈于设计,有些设计师是一套方案用到底,例如字体解构,本由Cussons始创,他重视原创,坚持意念,一众设计师不求甚解,不理对错,没有概念,没有创意、一窝蜂使用,只因流行,只学表面。”


汉字系列海报


大师对抄袭成风,痛心疾首。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只求形似,神采欠奉的设计,更深恶痛绝。要如何解救这种情况呢?他说,教育就很重要,教学生要学什么,怎么做,什么重要,不要重形式、重科技、重发掘个人性格,个人感觉,讲心灵。


一画会会展


靳埭强办比赛的初衷:

比赛对于自身的意义:

在靳叔还未毕业时就多次参加比赛,并且获奖无数,所以很快就打出名堂。

他说:“除了出名,比赛目的在于锻炼,在于自我要求,超越他人。参加国际性比赛,带来大体会,不是得奖心得,而是本身文化的反思。自己的作品已经和大师级看来差不多,表面上已经追得很贴近,为何总无人欣赏?痛定思痛,自己反思,体会到自己的市场、文化有别与外国,应有属于自己的特质。”


第三届亚洲艺术节(1978)

北京国际商标节(2000)

2008北京奥运会(2006)


靳叔领悟到,创意,不是沿用别人的方式。

“改革开放后,我经常回国讲学,也做过一些专业比赛的评审。但是对一些比赛的评审标准和制度不是很赞同,我认为比赛就应该以水平及原创创意作为唯一的评审标准,没有其他条件可以去影响这个比赛的颁奖。一些不好的作品获了奖,等于是害了他,这是不公平的制度。所以后来我决定自己设立一个奖,想去树立一个好的标准。”


靳叔为靳埭强设计奖十周年创作


那么今年的主题为什么是“缺”?

“缺”在中国审美里面是比较另类的,但其实跟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很有关系。因为人生是追求圆满、幸福的,但事实上人生不容易做到十全十美,我们不应该执着追求完全没有瑕疵的完美,这其实也是一种审美观。

就好像月圆月缺,这其实就是不完美的一种接受,这也是一种现实。如果我们讲求真,这才是真,很多东西都是有一种残缺的意象。这个残缺虽然有一些伤感,但不等于衰败或者死亡。



完满是美,缺亦为美,需悉心洞见,让心灵重新审度万物,方能无中生有。本年度靳埭强设计奖即以“缺”为题,召唤你全新的设计。



厦门创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
*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作者删除,谢谢。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0592 - 8997650

关闭
下单有疑问?拨打0592-8997650 项目顾问一对一服务